柳 liǔ
基本解释
柳的基本解释
柳 liǔ
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
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康熙字典
柳的康熙字典解释
柳 【辰集中】【木字部】
〔古文〕丣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九切,留上聲。【說文】小楊也。本作桺。从木丣聲。【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又柳谷,日入處。【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徐廣云:柳谷。【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又車也。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李奇曰:大牛車爲柳。鄧展曰:喪車爲柳。 又【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又侯國名。【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又姓。【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本草》云: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说文解字
柳的说文解字解释
小楊也。从木戼聲。戼,古文酉。
少楊也。各本作小楊。今依孟子正義。葢古本也。古多以少爲小。如少兒卽小兒之類。楊之細莖小葉者曰桺。周禮故書。衣接橮之材。鄭司農讀爲歰桺。後鄭云。桺之言聚也。引書分命和仲。度西曰桺穀。按度西曰桺穀者,今文尚書也。宅西曰昧谷者,後鄭所讀之古文尚書也。詳見尚書𢰅異。從木。丣聲。丣古文酉。力久切。三部古多假桺爲酉。如鄭印癸,字子桺。桺卽丣。名癸字酉也。仲尼弟子列傳。顔幸,字子桺。桺亦卽丣。幸者辛之譌也。已上海寧錢馥字廣伯說。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柳”是形声字。甲骨文从木,卯声。金文大致相同,但木移至左边。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柳”。
《说文》无。
“柳”的本义是指一种柳属的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如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垂柳纤细柔软,多用以形容女子的腰肢。如马子严《海棠春》:“柳腰暗怯花风弱。”
柳叶细长,与人的眉毛形似,故多用来形容女子的眉。如“柳叶弯眉”。又比喻美女,多指歌姬、娼妓。如“烟柳之地”、“寻花问柳”。
柳是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有八星颗,称为“柳星”。
字源字型
柳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