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当前位置: 百家姓大全 >

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张 姓起源,输入 “张” 或 “zhang” 即可

笱


姓氏:笱(繁体:笱)
拼音:gǒu
人口:不足千人
排名:第 1732 位
分类: -
常用: 稀有姓氏

笱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732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笱姓的起源

笱姓笱姓起源一

源于职业,出自秦、汉朝时期官员笱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秦、汉朝时期,朝廷设有“三公”,即丞相、御史、太尉,与皇帝共同管理国家。丞相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太尉统领军队打仗,御史掌管官员的监督,三公之间相互监督制约。

御史之下,有专门的理卿寺,负责考察和督察各部门官员的政绩和行为举止,并负有选拔推荐人才的职责。其中主要负责考察官员的吏员称“笱吏”。“笱”,古代就是考察、考证的意思。理卿寺后成为历代王朝的吏部,笱吏也就是后来的御史大夫。

笱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为姓氏者,称笱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gòu(ㄍㄡˋ)。

笱姓笱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交趾郡笱屚县,属于以居邑名称或职业称谓为氏。据典籍《大宋重修广韵》记载,“笱屚县,在交趾。”古笱屚县,西汉时期由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在执政后期置县。到了晋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化学家、道教士葛洪(公元283~363年),在晋建元元年(公元343年)曾向晋康帝司马岳求为苟屚县令。

笱屚县在隋朝时期被废黜,其地今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的郎盖至安沛一带。笱屚,又称笱漏、笱篓,是一种捕鱼工具,多用竹蔑编成,屚口有倒须,置于河流溪颈人为的狭窄处,鱼可入不会出。相传笱屚是明朝时期一位名叫呆九的人发明的,其实早在秦、汉时期,渔民就已经有了这种捕鱼手段,至今仍是水乡渔民的渔猎工具之一。古代红河沿岸渔民中,多以“笱屚”为捕鱼工具,因以为县名,其住民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笱屚氏,后省文简改为笱氏,姓氏读音作gōu(ㄍㄡ)。

或以职业称谓为姓氏,古有笱民,即渔民;笱妇,即渔家妇女;笱仔,即小渔民或渔家小孩;笱居,即渔船等等的记载,亦是该姓氏的渊源之一。

笱姓的分布

笱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高成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今湖北省的荆州市下辖的松滋市。

笱姓 郡望

高成县:即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县。松滋地区古属荆州,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秦朝时期属于南郡。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设县,名高成。东汉建武六年(庚寅,公元30年)裁高成,并入孱陵(今湖北公安)。三国时期属于孙吴政权,隶于孱陵,但设乐乡督治。

东晋咸康三年(丁酉,公元337年)庐江郡松滋肥(今安徽霍丘县)流民避兵乱到此,侨置松滋县,从此县名延续到今。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裁荆州府,松滋属省直辖。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湖北分道,松滋属荆宜施鹤道。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改为荆南道,松滋属之。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属荆宜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又属省辖。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属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改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8月县治曾迁磨盘洲,月底又迁回松滋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7月县治迁车家冲,8月迁麻水平。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9月迁新江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松滋属湖北省荆州地区行政公署。县治新江口。1995年12月撤县建设市。今松滋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洈水风景区融山、水、洞、林、泉于一体,与长江三峡、荆州古城、张家界构成旅游金三角。

笱姓 堂号

高成堂:以望立堂,亦称松滋堂。

笱姓 姓氏源流

一、gǒu

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亦收载,其注云:“极罕见姓。《诗·邶风·谷风》云:‘毋发我笱’。笱乃捕鱼之竹笼,以工具为姓。”

笱姓的郡望

高成县:即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县。松滋地区古属荆州,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秦朝时期属于南郡。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设县,名高成。东汉建武六年(庚寅,公元30年)裁高成,并入孱陵(今湖北公安)。三国时期属于孙吴政权,隶于孱陵,但设乐乡督治。

东晋咸康三年(丁酉,公元337年)庐江郡松滋肥(今安徽霍丘县)流民避兵乱到此,侨置松滋县,从此县名延续到今。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裁荆州府,松滋属省直辖。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湖北分道,松滋属荆宜施鹤道。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改为荆南道,松滋属之。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属荆宜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又属省辖。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属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改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8月县治曾迁磨盘洲,月底又迁回松滋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7月县治迁车家冲,8月迁麻水平。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9月迁新江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松滋属湖北省荆州地区行政公署。县治新江口。1995年12月撤县建设市。今松滋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洈水风景区融山、水、洞、林、泉于一体,与长江三峡、荆州古城、张家界构成旅游金三角。

笱姓的堂号

高成堂:以望立堂,亦称松滋堂。

笱姓的姓氏源流

一、gǒu

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亦收载,其注云:“极罕见姓。《诗·邶风·谷风》云:‘毋发我笱’。笱乃捕鱼之竹笼,以工具为姓。”

笱姓的历史名人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生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