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朗读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遥看一作:遥望)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望: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做。

羹(gēng):就是饭菜的意思。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参考资料:

1、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 .八年级(下).语文版语文书 .北京 :语文出版社 ,2003 .

十五从军征创作背景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参考资料: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86

猜你喜欢

作成宝钵梅花供,带得金池莲叶香。

百亿万僧同一饱,弥陀接待胜诸方。

()

砚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斓斑今亦无。

一坞乱云浓似漆,春风吹梦过西湖。

()

残雪空庭漫扫除,满堂淑气昼晴初。天开寿域迎春蚤,人在康衢击壤馀。

老去蒹葭真倚玉,朝来青鸟忽传书。樗材却愧灵椿祝,手把邮筒捲复舒。

()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

策蹇聊为汗漫游,流光倏忽又惊秋。萧萧黄叶濛濛雨,惹起离人一段愁。

()

黑心人有马儿骑,岂可人无得意时。怕者不来来不怕,疑人莫用用不疑。

虾蟆想吃天鹅肉,老虎要吞蝴蝶儿。善恶到头终有报,得便宜是失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