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一何驶,冉冉芳岁阑。
嗟我裨益疏,幽怀弗能宽。
所幸封域内,物阜民且安。
既习嘉礼成,聊此閒游观。
内相三槐后,情意如芝兰。
总戎出关西,才器比琅玕。
谦冲副帅先,教子同登坛。
豫章先生裔,中贵及地官。
并驰英俊声,相从此盘桓。
禅窟大如斗,兀坐无严寒。
总戎邀曲生,羞膳罗杯盘。
忘形到尔汝,劝酬心孔欢。
馀酣豪气充,彼此戒素餐。
丈夫感知遇,岂惮世事难。
侧闻河套贼,西夏为骄奸。
安能建长策,奋飞擒可汗。
上报明主恩,尽此方寸丹。
局促空太息,不得生羽翰。
拂袖归行台,留题后人看。
欲问作者谁,台叟吴门韩。
十二月二十有八日余与总兵官彰武伯杨公副总兵都督曹公地官郎中罗公习正旦仪于善化寺礼既毕杨具酒肴邀镇守太监王公守备中贵罗公同此小酌以为岁暮休暇之乐余浩然兴发因成五言古诗一章聊叙情曲且识余感。明代。韩雍。流光一何驶,冉冉芳岁阑。嗟我裨益疏,幽怀弗能宽。所幸封域内,物阜民且安。既习嘉礼成,聊此閒游观。内相三槐后,情意如芝兰。总戎出关西,才器比琅玕。谦冲副帅先,教子同登坛。豫章先生裔,中贵及地官。并驰英俊声,相从此盘桓。禅窟大如斗,兀坐无严寒。总戎邀曲生,羞膳罗杯盘。忘形到尔汝,劝酬心孔欢。馀酣豪气充,彼此戒素餐。丈夫感知遇,岂惮世事难。侧闻河套贼,西夏为骄奸。安能建长策,奋飞擒可汗。上报明主恩,尽此方寸丹。局促空太息,不得生羽翰。拂袖归行台,留题后人看。欲问作者谁,台叟吴门韩。
韩雍(1422年11月22日-1478年11月9日),字永熙。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朝中期名臣、诗人。 韩雍于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登进士第。初授御史,曾出巡河道及江西,参与平定浙江叶宗留起义及福建邓茂七起义。明代宗时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以弹劾宁王获罪,被勒令致仕。天顺年间复官,历官大理少卿、兵部右侍郎。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以右佥都御史之职前往讨平大藤峡起义,俘杀首领侯大苟,截断江上大藤,改地名为断藤峡。平乱后以左副都御史之职提督两广军务。后请分设广东、广西两巡抚,获朝廷准许,专理军事。 成化十年(1474年),韩雍受人诬陷,被勒令致仕,至成化十四年(1478年)病逝,年五十七。明武宗时追谥“襄毅”,后世称其为“韩襄毅”。有《襄毅文集》传世。...
韩雍。韩雍(1422年11月22日-1478年11月9日),字永熙。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朝中期名臣、诗人。 韩雍于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登进士第。初授御史,曾出巡河道及江西,参与平定浙江叶宗留起义及福建邓茂七起义。明代宗时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以弹劾宁王获罪,被勒令致仕。天顺年间复官,历官大理少卿、兵部右侍郎。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以右佥都御史之职前往讨平大藤峡起义,俘杀首领侯大苟,截断江上大藤,改地名为断藤峡。平乱后以左副都御史之职提督两广军务。后请分设广东、广西两巡抚,获朝廷准许,专理军事。 成化十年(1474年),韩雍受人诬陷,被勒令致仕,至成化十四年(1478年)病逝,年五十七。明武宗时追谥“襄毅”,后世称其为“韩襄毅”。有《襄毅文集》传世。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 其一。清代。吴铭道。 耆旧已辽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鲁灵宫。杞宋文何在,齐梁运易终。吾犹及型典,信见剖鸿濛。
徐惟得冲漠斋又题八绝 其二 白云洞。明代。胡应麟。 石洞苍茫闭水帘,碧窗云冷玉龙潜。不妨行雨邀巫峡,犹记为霖出傅岩。
小雨效韦体。宋代。张耒。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虚窗度遥吹,稍觉青叶举。残蔬知夏余,陨叶兆秋序。幽独无往来,烹茶谁晤谁。
梦锡遗蔗。宋代。孔平仲。 忆昔游五岭,甘蔗弥野阔。一来琅琊城,此味久所阙。商人自东南,驾海连天筏。所致虽不多,爱养尚如活。傍求未得之,分遗意特达。中凝甘露浆,外削紫玉屑。渐欣入佳境,仍喜对高节。应知方著书,持此解消渴。
用伯初韵再和一篇请子温户曹同赋。宋代。张扩。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靓妆无数招不应,曾与先生护名节。即今湖上荆棘满,谁见穿林度飞雪。道傍数本忽照眼,所喜风流未中绝。不嫌青女暂试粉,却要风师小回辙。君看万点已可怜,半杂春泥封地裂。版曹平生诗作史,坐陋故人探禹穴。惜花未忍任零落,借酒生春面如缬。酒醒定作返魂章,笔底有丹工点铁。